给您的孩子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请联系我们:
全国招生热线:138-0557-7753
当前位置: 首页 > 康复理疗

体育培训类机构的管理与课程设置标准

作者:体育培训类机构的管理与课程设置标准 日期:2025-03-17 10:16:13 点击数:

体育培训类机构的管理与课程设置标准(图1)



体育培训类机构的管理与课程设置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管理与审批标准

1. 审批机制:

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实行属地管理,举办者需向所在地的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申办材料。

省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对线上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设区市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线下培训机构的审批。

2. 机构设置:

培训机构应具备与培训活动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培训经费、机构章程、培训教材、相应职业(专业)能力的教学人员等条件。

举办者需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信用状况良好,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3. 场地设施:

培训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安全、消防、卫生、环保、食品经营等方面的规定。

室内场地应在主要位置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4. 从业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应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等至少一种证书。

培训机构应定期组织教练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在职执教人员内部培训,培训时长年度累计不少于90个学时。

二、课程设置标准

1. 课程体系:

课程应与培训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相匹配,具备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运动伤害。

培训机构应制定符合要求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

2. 课程内容:

培训内容应与培训目标、培训计划相适应,确保培训内容材料符合要求。

培训内容应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加强体育技能人才培养。

3. 课程实施:

每班次培训的学员人数不超过35人,超过10名学员的培训应至少配有2名执教人员。

培训机构应公示执教人员的姓名、照片、资质证书编号等信息。

三、其他要求

1. 收费管理:

培训机构应将收费标准在醒目位置公示,单次向学员收取课程费用的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

对于培训对象未完成的培训课程,退费事宜应严格按照双方合同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

2. 安全管理:

培训场所应将各类安全制度、安全注意事项和特殊要求、平面示意图及疏散通道指示图等悬挂在明显位置,并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培训机构应配备常规医疗急救药品及设备,鼓励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3. 党组织建设:

符合条件的体育校外培训机构应建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并实施监督。

通过以上标准,体育培训类机构可以确保其管理规范、课程科学、安全有保障,从而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体育培训服务。最近我发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体育培训类机构的管理与课程设置标准。你知道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健康的体魄,所以体育培训类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是,这些机构的管理和课程设置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就来带你一探究竟!

一、门槛高,设立不易

想要开一家体育培训类机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哦!根据河南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河南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设立培训机构需要满足一系列门槛。首先,注册资金原则上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还得有符合要求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更关键的是,还得有体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意见书呢!

二、场所设施,安全第一

在场所设施方面,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培训机构的教学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办学场所总建筑面积的2/3。比如,棋牌类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其他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而且,培训场所还得预留安全距离,确保不拥挤、易疏散,具备与所开展体育培训运动项目相适应的场所空间。最重要的是,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三、安全保障,不容忽视

安全保障方面,培训机构办学培训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住建、环保、卫生、食品经营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并达到一系列相应要求。此外,鼓励培训机构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以备不时之需。

四、师资力量,专业至上

在对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以及人员配置的具体要求上,《管理指南》明确,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应持有以下6种证书中的至少一种: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颁发的体育技能等级证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人才评价机构颁发的体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经省级(含)以上体育主管部门认可的相关证书。这样一来,家长们就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这些专业的教练了。

五、课程设置,丰富多彩

在课程设置方面,体育培训类机构也是下足了功夫。根据郑州市发布的《郑州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培训机构应提供与培训类别和规模相适应的稳定、安全、独立使用的固定场所、设施。不同项目要有相适应的场地面积、教学设备、器材资料,场所必须符合国家关于消防、环保、卫生等管理规定要求。

而且,培训机构的收费也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全面使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这样一来,家长们就可以明明白白地消费,不用担心被“套路”了。

体育培训类机构的管理与课程设置标准,既保证了孩子们在安全、专业的环境中学习,又让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们。不过,这也对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越来越多的体育培训类机构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服务!